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6章 故交变成陌生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全县境内有两所高中,即一中和二中。这两所学校都在城区。县二中被一条河道和几条转弯交岔的简易公路包围着。

林漠北和吕树蓉走进来的就是县二中。

他们走进校园一看,发现学校环境比乡级初中大了好几倍。

此时,从四面八方来报到的同学络绎不绝。每个人都带上杂七杂八的行李。

高中时代的住校生,刚刚进校迫不及待的第一件事是找宿舍住下,再轻松愉快办理别的事情。但是住进宿舍前,首先需要报名办理手续,取得入住资格方可入住。因此,他们进校办理的第一件事情,实际就是到教务处报名,又找后勤处领取饭票,再走进一楼宿舍找位置。

林漠北与吕树蓉到达学校后,同其他入学新生一样,拿着资料到教务处和后勤处办理手续后,才分别到各自的大宿舍找床位安登下来。

当时学校里面摆放的是笨重而拥挤的大木床。而且每张木床都是上下高低两层。上层叫上铺,下层叫下铺。

林漠北选择的是下铺,上铺还有摇摇晃晃的一位同学入住。也就是说当时入学的高一班所有同学都是住进一个大宿舍里,有一半是住下铺,另一半是住上铺。上铺下铺学生的必用东西都是塞到床脚底下去。例如鞋子、瓷盆、水壶等等。

礼拜天,林漠北还与吕树蓉等同学结伴步行二公里路程到附近集市上去赶集,各花2元5角钱买来不大不小的竹篾厢子。

林漠北把一些小东西放进竹篾厢子里,然后再把竹篾厢子堆塞进床脚去。这样一来,床脚下面就显得拥挤不堪了。

林漠北四处看了看说:“哈哈!这就是我们70年代末期高中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了。”

他们在忙碌的同时,食堂里面的几位女员工也在忙碌。

不知不觉开饭了。

高一高二四个班共200多名同学连续不断地捧着饭钵叮叮当当敲着去排队打饭,显得非常有趣和热闹。

刚刚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学生食堂的伙食开得不错,就是好菜的价格有点贵。70年代末期,每半斤的米饭(或蒿梁饭)5角钱(粮票统一在里面了);一个煮汤肉5角钱;一个煮汤豆腐2角5分钱;一个混合汤菜1角钱。一个煮汤白菜5分钱。倘若不喜欢打菜吃饭,只想啃干馒头,那么1斤饭票可买5个馒头需两个人合作,各出半斤饭票打5个馒头,一个人两个半,平均分着吃。

关于饭票问题,不是考上高中就有饭吃,而是入学前各自挑168斤大米折合的谷子到当地粮站秤进去入库,再由粮站开出票据给自己交到高中部后勤处。后勒处统一汇总后再灵活到附近粮店购买粮食。当时高中部是读两年制,168斤大米不够吃两年在读时间,但其余的差距是由国家补助。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还要求大家各自把临时户口签来。两年后找到工作单位或考上高等学府者就由此签出户口;其余退回原处。签户口进来的目的是临时成为半居民户口,便于得到另一半的粮食补助。

正因为这样,当时有些老师常说吃国家饭,读国家书,要努力学习才对得起国家。

林漠北听到这个话,很有感触,别说是吃国家饭,即便不是吃国家饭,学习也得努力。因为家里还有口朝黄土背朝天干活支持自己读书的父母亲。倘若自己老远路程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磨洋工,那自然就对不起辛苦劳作的父母了。

住宿问题和生活问题安排后,就是听从学校安排任务。

第二天,全校举行大扫除。同学们在各班班主任老师的安排下,有的铲草,由的扯草,有的清扫,有的装卸……

刚刚入学的新生,人人积极,个个勤快,一边劳动,一边交流思想感情,从陌生变为熟悉。

大家把校园环境弄干净后才分开到各班弄干净教室,开始上课。

上课前夕还有笫一次全校师生大会。由学校领导登台亮相,讲些面面俱到的事情。概括起来就是加强组织纪律性,师生团结,学生团结,共同配合把工作搞好,把学习搞好。

会后,学生各进班级教室。林漠北随着人流走进高一(1)班教室,笫一次听到高中部班主任老师唠叨。

班主任姓周,身材抽条,略显精灵,说话很有水平,非常吸引学生。知道内情的人还透露说教语文科的班主任是一位非专业律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