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2章 《男人的责任就是传宗接代》(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那么正月初一,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头一天去买米买肉的日子。这天财主不敢近身讨债,表示不能逼人到绝路,逼不好,出了人命,官府有权抓人抵命。

还有“不过初七不赊账”、“不过十五不借钱”、“不过完正月不出门”的说法。

李可娥按照女儿的说法,“今天初一,不讲钱的事情”。

那么六个铜板买来了一斤四两的米。中午饭煮了四两稀饭,晚餐一斤大米全部下锅,加上三婶婆储藏起来的两个地瓜切成块,让我们的”牧童公主”笑得合不拢嘴,如愿以偿,大饱一顿。

这就是我杨家,大年初一吃大餐的过程。

晚餐后坐着闲聊,三婶婆讲起了家事:“我们住的这个巷子叫宁巷,100多年前辉煌过,我们宁家出了一位进士,那么,碰巧的是,这条巷子同年进京赶考同时出了三位进士,分别是宁,朱,马三姓。

这条巷子不归福州三坊七巷管辖,属于独自称呼的巷子。宋朝时有人叫它“朱尾巷”,又有人喊着“马头巷”。总之混乱不堪,没有规定。

正好那年宁,朱,马三姓同时金榜题名。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这三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档次,按排列为:宁氏进士及第、朱氏进士出身、马氏同进士出身。

宁家排在朱马两家之前,略胜一筹,所以后来此巷才改为宁巷。

家族的盛衰,谁能料定?谁能主宰?今天宁家失去了当年的光宗耀祖,在这宁巷里变成了我这一家冷冷清清的小户。

我今天把真实的宁家历史跟你们讲,也是印证了那句古话:“富不了三代,穷不了三代。”

你们杨家今天是很穷,但往后的日子,相信会好起来的!”

李可娥回敬道:“谢谢三婶婆的吉言!”

“三婶婆,宁氏进士及第做官的财富很多,三代都吃不完,怎么会说100多年前的辉煌,今天会落魄了呢?”13岁的杨浩不解地问道。李可娥瞟了儿子一眼,意思说不能这样无理问长辈,让人勾起痛苦的回忆 。

精明的三婶婆看到李可娥这样示意孩子,教育孩子别多嘴,她不以为然,并且详细地讲述了兴衰的过程:“既然杨浩问了,三婶婆就讲给你们听听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