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03章 我从京城来(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然后开始徒步前行。

顺着这条蜿蜒的山路走了没多久,便惊奇的发现路边陆陆续续出现一些陶瓷的碗,还有搭配一对筷子,还有插在泥土里的漆黑线香。

这些碗,就好像是和尚化缘的钵一般,但这显然不是和尚的钵,倒像是死人化缘的钵,旁边那些线香就是祭祀他的人留下的。

至于这些死人为何要化缘,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死后没有后人对其进行祭祀,得不到香火和食物的供奉,于是就只能像乞丐一样,在路边摆碗乞讨,祈求好心人施舍一点斋饭。

虽然这样的死人在当今已经很少见了,可在古代的时候,随地都可以见到横死的尸体,那时候的诗人还对此描述了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形容诗词。

这些路边乞讨的死人,显然就是那时候的老人们,如果论年纪的话,我都得喊他们祖宗了。

我从包袱里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捆线香,抽出打火机点燃,为他们每人留下一柱。

善举不在于多,而在于行动。

这一柱香,便是我目前力所能及的行为了。

点香前行,没过多久,拨开草丛见到了一尊长方形的大石头。

在这石头上面,用刀雕刻出来了四个字。

“铜锣寨子。”

我庆幸自己大遥远地从京城跑过来没有找错地方!

而后,我便顺着石头后方的那条、往山坡上延申的山路行走了起来。

马不停蹄的走了十来分钟左右,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和充满历史气息的一座座堡寨楼融合一起的乡村风景。

这些堡寨楼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一座堡寨楼的墙壁上都挂着一面锃亮的铜锣,就好像某些人家的门前需要挂着一面照妖镜来辟邪一样,可能铜锣也有类似的用意吧,否则的话,这个寨子也不会以“铜锣”为名了。

花了没有三分钟的路程,我便来到了铜锣寨子的入口。

入口处是一扇打开的寨门,由一左一右两座石墙围拢着,中间往下,是一个过门槛,不高不低,目测有三、四十零米,中间往上,悬挂着一根坚硬的平板木头,木头上边挂着三面旗帜,每面旗帜都写着繁体字,分别为天公作美、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由此可见,这个寨子的人民,对于一些有关信仰方面的事情,还是很讲究的。

我直接跨过门槛,走进了寨子内部。

人一进来,就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息迎面而来。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烧着一堆柴火。

焰火生生不息,散发着炙热的能量,扩散向四面八方。

就感觉像是来到了一处四季皆暖的世外桃源一般。

整个寨子里,就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远处一座高大的堡寨楼了。

我在那座高大的堡寨楼上面,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股神圣威严的气息……

不等我好好的欣赏一下周围的风土人情,一个枯瘦的老人身影便朝着我走来。

老人来到面前,便开口说了一句本地的方言。

我虽然听不懂他的意思,但不妨碍自己察言观色。

我大概猜出来,这个老人的肢体语言是想表达一句:“你是哪里人?来铜锣寨子做什么?”

我直接用普通话回答了他,大声的说道:“老人家你好,我是从外地来的,来这里调查一些事情!”

我故意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目的就是让远处的人都能听见。

我不信这个寨子里的所有人都是讲方言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当初是谁指导这些村民去到京城把丁老接过来这边的呢?

总不能说,一个来自偏僻山区的村民,突然灵机一动,开着大货车去到京城把一个扎纸匠接走。

如果全程没有交流的话,那个扎纸匠又怎么会傻乎乎的跟他们走呢?

这里面肯定涉及到了一些只有丁老和寨民双方知道的交易,因此丁老才会被他们说动,不惜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果不其然,随着我跟眼前这位老人家对牛弹琴似的交流了一会儿,一间堡寨楼里,便走出来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的眉毛很粗,头大肩宽,身高一米八几,活脱脱一个大老粗。

中年男人大步流星的走到我面前,发出有些拗口的普通话:“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拱了拱手,回答了两个字:“我从京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